设为首页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论坛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续倚天屠龙记(新添第二章-3)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r/> 第一章 <br/> 1—1 </p><p> “得得得得……” </p><p> 马蹄声如雨打银盘,愈来愈急。守在宫门前的数十名军兵大为惊奇,须知宫门乃是皇家禁地,便是白日里也无人敢在此地大声喧哗,又有谁如此大胆,竟然敢在宫门前纵马狂奔。 </p><p> 还未等军兵首领下令戒备,一骑早到了眼前。马上乘客锦衣玄帽,瞧服色竟是一个太监。那军兵首领识得这人,当下躬身道:“黄公公,您这是……” <br/> 黄太监却正眼都不看他,手中马鞭一指宫门,尖声叫道:“开门!”那军兵首领大惊,要知自太祖皇帝登基之后,便即发下圣旨,宫门随日落而关闭,若无圣旨绝不许打开,否则杀无赧。军兵首领识得这太监乃是太祖皇帝最为倚重的总管太监黄良弼,即便亲王大臣也要让他三分。只是太祖皇帝为防内臣干政,重蹈东汉恒灵之祸,立国之初便在宫内立有铁牌,上书“太监干政者杀无赧”,是以那军兵首领虽晓得这黄良弼极不好惹,却也不敢就此放他入宫。当下陪着笑脸道:“黄公公,圣上有旨,宫门一落,绝不许再开。小人只有一颗脑袋,不敢擅自请公公入宫。” </p><p> 黄良弼不待他说完,左手自怀中掏出一个黄布卷轴,在手中一抖,冷笑道:“你瞧瞧这是什么?” <br/> 那首领接过一看,大惊失色,当即跪倒在地,将那黄布卷轴高举在头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军士见他跪倒,只得也跪倒在地。 <br/> 黄良弼嘿嘿一笑,道:“咱家奉皇上密旨办事,你这奴才也了阻拦?” </p><p> 那首领连连磕头,颤声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请公公恕罪。”黄良弼尖声道:“快快开门,若误了咱家的大事,当心你的脑袋!” </p><p> “皇上,老臣回来缴旨。” </p><p> 黄良弼伏在御座之前,毕恭毕敬地说道。此时他脸上已全无适才的狂傲,倒显得颇为胆怯。御座上坐着那人正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他手拿一卷册子,看了黄良弼一眼,道:“他怎么说?” </p><p> 黄良弼将头俯在地上,似乎不敢抬起,道:“魏国公病得无法起身,见了皇上赐的蒸鹅,只是流眼泪,在床上磕头谢恩。奴才亲眼看着魏国公吃下几块鹅肉,这才回来复命。” </p><p>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脸上神色甚是奇怪,似乎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又似乎有些伤感。黄良弼服侍朱元璋二十余年,知道这位开国皇帝性子严峻,杀人不眨眼,却从来未见到皇帝露出如此神情,心下不由暗自害怕。 </p><p> 朱元璋出身贫寒,投身明教后苦心经营,称帝后害怕不能服众,是以杀戮甚多,以此立威。不少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宿将没死在元兵手中,反倒被朱元璋杀了。到得后来朝官被杀得多了,竟空了不少官位。大臣们私下传说,上朝之时,皇帝是否下决心杀人,很容易看得出来。若是他将玉带揿在肚皮之下,便是大风暴的信号,定有大批官员被杀,满朝官员都吓得面无人色,个个发抖;若是他的玉带高高贴在胸前,大概杀人就不会很多。朝官每日里天不亮就要上朝,几件大案杀得人人自危,许多朝官出门之前便与妻子儿女诀别,吩咐后事,若是能活着回家,便阖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天。 </p><p> 黄良弼为人极是细心,这些年小心服侍,不知看了多少人因触怒皇帝而身首异处,自已才能侥幸活命。此刻见皇帝神色阴晴不定,心下大为惊惧。 <br/> 直过了半柱香工夫,却听朱元璋冷冷说道:“你下去吧。宣锦衣卫指挥使庞震来见朕。” </p><p> <br/> “父皇,你为何要杀魏国公?” </p><p> 朱元璋正自出神,被这声音吓了一跳,凝神望去,却是太子不知何时到了殿前,正自愤愤望着自己。黄良弼早去得远了,这大殿之上,便只剩下他父子二人。 </p><p> 太子朱标师从当世大儒宋濂,自成年后便温文儒雅,俨然是个儒生。今日竟敢直问父皇,可以说是十分无礼。朱元璋却不恼怒,沉声道:“自古开基创业的君主,经历艰难,通达人情,明白世故,办事自然妥当。守成的君主,生长于富贵,锦衣玉食,不晓得战阵的凶险,那些骄兵悍将最会欺主。朕知你性情温和,若不替你除去这些人,只怕这天下你也坐不稳当。” </p><p> 太子愤然道:“父皇所言不错。只是儿臣也记得父皇另一句话。父皇说过:经营天下须记得四个字。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残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于牵于文法。父皇将仁字列为治国第一要义,却又杀戮功臣,如何能够服众?” </p><p> 朱元璋为人坚忍,性情严峻,数十年来哪有人敢当面指斥其非?见太子咄咄逼人,心下不由恼怒,喝道:“朕不过赐给徐达一只蒸鹅罢了,又如何能要了他的性命?”太子虽知皇帝已然动怒,却不退缩,朗声说道:“魏国公生背疽,最忌吃蒸鹅,便是坊间三岁小儿也晓得这个道理。父皇却偏偏在这个时候赏赐蒸鹅,不是要魏国公的性命么?” </p><p> 朱元璋嘿嘿冷笑,道:“你身为太子,却信这些乡民愚妇的谣传。都说背疽不能吃蒸鹅,却又有谁见过吃死过人的?” </p><p> 太子道:“即便吃不死人,父皇御赐蒸鹅,魏国公又怎会不知父皇的用意?即使鹅肉毒不死他,他也会吞金、自缢,总要死去才能遂了父皇的心意。” </p><p> “胡说!” </p><p> 朱元璋拍案而起,太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口中说道:“儿臣懦弱,难以继承大位。二弟秦王、三弟晋王、四弟燕王随父皇久经战阵,乃国家干城之臣。请父皇废了儿臣太子之位,另择贤弟为太子,以保我大明江山千秋万载。”说到后来,已是泪如雨下。 </p><p> 朱元璋颓然坐回到龙椅上,叹了一口气,随即起身道:“你随朕来。”说罢直向后殿走去。太子本以为自己触怒皇帝,定要被废,说不定还要削籍为民。见皇帝如此举动,心下生疑,却又不能不去,只得随着朱元璋向后殿走去。 </p><p> 两人穿过后殿,折向西行,一路上太监侍卫见皇帝与太子出行,纷纷跪倒退让。朱元璋却不理会,直走入御花园中。太子不晓得皇帝要做什么,正沉思间,却见朱元璋在一株棘树前停下脚步,伸手冲远远跟在后面的一名大内侍卫一挥手,那侍卫急忙快步走近,跪倒行礼。朱元璋右手斗然一伸,已自将那侍卫的腰刀拔了出来。那侍卫以为皇帝要杀他,竟吓得瘫倒在地。太子也惊得目瞪口呆,正要出言相劝,却见朱元璋挥刀砍去,从棘树上切下一枝小臂粗细的棘杖来。 </p><p> “皇儿,为朕把它拿过来。” </p><p> 朱元璋用刀一指那段棘杖,太子见那棘杖上生满了尖刺,不知皇帝是何用意,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却听朱元璋道:“你怕有刺不敢拿,朕为你把这些刺都去掉,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杀的都是威胁你治理天下之人,只有杀掉这些人,你才能当这个家!” </p><p> 太子凄然一笑,说道:“魏国公徐达乃是我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却也逃不过今晚。父皇既然要杀,臣儿也无力阻拦。只是儿臣听过一句话,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p><p> 朱元璋大怒,太子这句名虽说得婉转,含意却是鲜明,即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自起兵之日起,何曾受人如此指责,此时已自气昏了头,右手一挥,竟将手中腰刀向太子掷去。他虽不会高深武功,但毕竟是马上皇帝,臂力惊人,太子又是手无缚鸡之力,全然不知闪避,待得惊觉,腰刀已自到了面门。太子心中一声长叹,暗想:“如此死了,倒也干净。” </p><p> </p><p> ------------------------------ <br/> 1—2 </p><p> <br/> 朱元璋生有二十三个儿子,每个皇子都师从名师大儒,成年后封王建国,端得是了不起的人物。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将开国的元勋宿将杀得干干净净,对付塞外蒙古人的重任便不得不交给封地在北方的几个皇子。其中尤以次子秦王、三子晋王、四子燕王最为了得。蒙古军统兵大将王保保善能用兵,曾大败明军第一名将徐达,却没能在这三个皇子身上讨得什么便宜。较之太子,北方三王反倒更为杰出。一些朝庭大臣也认为太子懦弱,军功又少,恐怕难以服众,私下里劝说朱元璋废太子,另立明君。朱元璋却深知北方三王虽能用兵,却均是野心勃勃、性子暴烈之辈,不及太子仁厚,若是得了帝位,非天下大乱不可。是以朱元璋在太子身上化的心血最多。此刻暴怒之下将刀掷向太子,心下立时后悔,只是刀如闪电,虽生悔意却也迟了。 </p><p> 眼见太子便要丧在钢刀之下,蓦然间只听得破空之声大起,“砰”的一声厉响,却是一块碗大的石块砸在刀身上,碎石四处飞溅,那柄钢刀被石头激得飞了出去,插在一株大树上,刀柄颤动不已,声势颇为惊人。 </p><p> 朱元璋又惊又喜,转头望去,却见十数丈外来了一人。这人身穿紫色官服,头戴官帽,分明是个官儿。也未见他如何发力,竟已到了身前,俯身施礼,道:“罪臣庞震惊扰圣驾,请皇上降罪处罚。” </p><p> 此人正是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锦衣卫指挥使庞震,他接了圣旨匆匆赶来,正碰上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刀掷向太子。庞震不及多想,随手抓起一块石头震飞了朱元璋的钢刀,这才想起此举对皇帝未免大大不敬,是以急忙跪倒请罪。 </p><p> 朱元璋心下虽是大喜,脸色却沉静如常,哼了一声,道:“罢了,赧你无罪。”太子却是惨然一笑,正想说话,早有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跪倒磕头,道:“皇上,魏国公徐达暴病身亡,魏国公府已向大内递了丧书。” </p><p> 庞震心下一凛,徐达乃是开国第一功臣,没听说有什么大病,怎么会暴病而死?只是这几年来一些功臣宿将给朱元璋杀得没剩下几个,朝庭大臣个个自危,庞震心下虽是惊疑不定,却也不敢稍露惊疑之色。 </p><p> 太子却是面如死灰,喃喃说道:“天意,天意啊!”随即一声狂笑,竟自摇摇晃晃地走了。太监侍卫们见太子势若发狂,吓得一齐跪倒在地,谁还敢拦他? </p><p> 朱元璋脸色一沉,冲庞震一摆手,道:“你随朕来。”说罢转头就走,庞震不敢多问,悄没声地跟在他身后走了。 </p><p>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御花园,转向东行,竟自到了大殿。此时殿中空无一人,朱元璋走到龙椅之后,在蒙着黄色锦缎的屏风前停住脚步,沉声道:“你看看这是什么?”说罢伸手一扯,已自将锦缎扯了下来。 </p><p> 庞震不敢靠近御座,只得站在御座之前凝神望去,却见屏风上被人用红漆画了一个布袋和尚,旁边还写着一首诗:“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放,放宽些子又何妨”。这些字写得颇为粗豪,写字之人的书法功力虽不了得,下笔却颇为有力,显是出自武人之手。 <br/> “这、这是何人所写?什么人敢如此大胆?” </p><p> 庞震吓得呆了,声音已自颤了。朱元璋哼了一声,道:“你入宫前也是江湖人物,难道没听说过布袋和尚说不得的名头?” </p><p> 布袋和尚说不得俗家名唤作彭莹玉,是昔年明教五散人之一,在武林中大大有名。只是自明教教主张无忌退隐江湖之后,明教风流云散,五散人也不知所踪,这些年早没了布袋和尚的消息。江湖中人也渐渐淡忘了这些昔年名震天下的前辈高手。庞震师出名门,自是晓得说不得的名头,却未曾见过他,想不到竟在皇宫大内见到了此人的手迹。 </p><p> 庞震心下惊疑,道:“皇上,说不得十年前就不知所踪,如何会到京城来?再说此人虽放荡不羁,却未必敢与朝庭做对。待臣派遣得力属下查清此事,为皇上分忧。” </p><p>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单只说不得一人算得了什么?便是明教五散人齐到皇官,又岂能伤得了朕?昔年明教光明左使杨逍武功通神,还不是远走西域。朕所虑者不是这些孤魂野鬼,而是他们身后那个人!” </p><p> 庞震心下一凛,道:“皇上说的可是张无忌这个大魔头?” </p><p> 朱元璋手扶龙椅,道:“屏风上这些字是一个月前给人写上去的。朕已得了密报,鞑子元帅扩廓贴木儿上个月病死在塞外,张元忌和他妻子赵敏亲赴大漠为扩廓送终。想来这些字定与张无忌有关。明教为祸天下,朕登基后铲除明教势力,与明教这些魔头结下大仇。若不除去张无忌,朕不能心安。” </p><p> 庞震晓得朱元璋昔年曾是明教教徒,得了明教之助才得了天下。只是朱元璋登基之后便下诏严禁明教,逼走继张无忌之后出任明教教主的杨逍,杀死大批明教教众。明教自张无忌退隐后便群龙无首,杨逍难以服众,给明军打得四分五裂,不久便烟消云散了。那蒙古军元帅扩廓贴木儿汉名王保保,骁勇善战。蒙古人退出中原后,全仗着王保保统帅的一支蒙古军才能苟延残喘。张无忌的妻子赵敏原本是元朝汝阳王察罕的女儿,是王保保的妹妹。王保保病危,张无忌夫妇远赴大漠却也不是什么奇事。只是张无忌与明朝一些名臣宿将如徐达、常遇春等素来交好,朱元璋大杀功臣,张无忌定是心生怨恨。屏风上那首诗便是嘲讽朱元璋杀功臣之事,只是庞震心有忌惮,不敢说破罢了。 </p><p> 其实朱元璋的心事庞震又哪里会晓得。当年张元忌自屠龙刀中取得大侠郭靖所藏的《武穆遗书》,嵩山武林大会大败元军,明教威震天下。其后张无忌将《武穆遗书》赠与徐达,并对徐达言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十六个字的真意,我今日方知。所谓‘武林至尊’不在宝刀本身,而在刀中所藏的遗书。以此兵法临敌,定能战必胜,攻必克,最终自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否则单凭一柄宝刀,又岂能真的号令天下?” </p><p> 徐达领受《武穆遗书》后,张无忌又曾说道:“武林传言之中,尚有两句言道:‘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倚天剑眼下断为两截,但日后终能接上。剑中所藏,乃是一部厉害之极的武功秘笈。我体会这几句话的真意,兵书是驱赶鞑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其毒害,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倾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 </p><p> 这番话徐达自然说与朱元璋听过,其后朱元璋以诡计逼走张无忌,迭施奸谋而登帝位。将助他打下江山的明教教众屠杀殆尽。只是每每想到张无忌武功之强,倚天剑剑锋之利,朱元璋不免两股战战。此番说不得留书大内,焉知不是张无忌指使而为? </p><p> 朱元璋称帝后,无一日不提防张无忌闯入大内行刺自己。是以设立锦衣卫,网罗武林高手供其驱使。为求大明天下千秋万载,更不惜杀死李善长、蓝玉等开国功臣。只是杀人越多,朱元璋心下越是不安。此番逼死徐达,以徐达与张无忌的交情,张无忌岂能坐视?念及此处,朱元璋非得除掉张无忌不可。 </p><p> 张无忌昔年名震天下,庞震也知道此人极不好惹。只是他入宫之后便受朱元璋极大宠信,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端得是位高权重,是以早存了以死报效的心意。数年前朱元璋便暗示庞震留心张无忌的行踪。庞震武功了得,为人又极富智计,结交了不少武林高手,只待朱元璋一声令下,便要对付张无忌夫妇。此时见朱元璋杀心已露,当下跪倒道:“好教皇上放心,臣这就去安排,定要取了张无忌这魔头的首级来献与皇上。” </p><p>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道:“此人武功了得,更兼其妻赵敏诡计多端,要除掉他恐怕并不容易。” </p><p> 庞震道:“皇上不必忧虑,臣这几年间早有准备,张无忌武功虽高,臣却也不惧。明日臣便带领属下去取他的人头来献与皇上。” </p><p> “如此最好。”朱元璋笑道,只是这笑容转瞬即逝,他声音忽然一沉,一字一句地说道:“黄良弼这个狗奴才胆大妄为,飞扬跋扈,你今夜就为朕除掉他。” </p><p> 庞震心下一寒,只是此刻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磕头道:“臣领旨谢恩!” </p><p> 。 </p><p> <br/>
常上飞翔,梦想飞扬!经贸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人们都说:不在大学论坛里灌过水的大学都像是没读过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版主考核中心|『经贸在线』 ( 桂ICP备15001539号-2  

GMT+8, 2025-5-8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