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曾经倾倒多少诗人的田园生活已悄悄逝去,取而代之的是繁花集锦,红灯绿酒。人们渴望更多的交往,在新的环境下适应新的人际角色。<br/> 人际交往中,随着感情的输入与输出,个人安全感增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而建立起来。这必须经过交往的实践。<br/> 人际交往不仅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的中介形式。事实表明,人们拥有的信息量与人际交往的频率是成正比的,与人接触得越广泛,与人相处的关系越融洽,他所获得的信息量越多,知识面越宽,对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启发越大。反之则“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因此要增强人际交往意识就必须了解交往的心理效应。.<br/> 首因效应。两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彼此留下的印象,叫“首因效应”,亦称“第一印象”。<br/> 首因效应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其切身体验。,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首次采用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洛钦斯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 结果表明,篇幅的前后是至关重要的,开朗友好在先,评估为友好者为78%,在后,则降至18%,首因效应极为明显。<br/> 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往往失之偏颇,包括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容易得出良好的印象,而忽视其缺点及以言取人,对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印象深印心田。<br/> 结交朋友时,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可是若把第一印象作为对朋友挥之不去的“终影”,却会使友谊中途夭折。当朋友热情时,无须沉湎于其中;当朋友有些冷淡时,也不必过分计较。毕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否则,过早的表面印象取舍,定结论,则如埋下地雷,终成灾祸,抑或错过真诚朋友,抱憾终生。<br/> 因此了解并掌握首因效应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被认识的对象,要注意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日后的交往显然有利;作为认识的主体,要尽量避免第一印象产生的不良影响,要把第一印象与日后的观察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认识一个人,给人一个正确的评价。<br/> 近因效应。 对朋友的长期了解中,最近了解的东西往往占优势,掩盖了对该人的一贯了解。这种现象 即“近因效应”。<br/> 心理学者洛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