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目的,也许是个人想法不同,比如当年我并没有因为去想自己到底为什么跳舞而烦恼,而这恰好又是目前很多街舞爱好者的困惑。假如,当初我们每个人来学跳舞是为了出风头,为了追女仔,为了靠这个赚钱,那样的话大可不必在这里苦练个三四年,因为目前趋于这方面发展的所谓的“dancer”,充其量也只学了个一年半载而已,故半桶水的水平,足矣。因而队里的每个队员都清楚的知道,We are just for dancing。很多来学舞的新人,如果真的在乎能不能入队,够不够水平上台,那说明已经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了。就如沈阳王队,至少在这个方面,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不理会所有人谩骂,走自己的路,他不正是做到了“just”?虽然说追求的层次又被大家认为是稍低了点。­
队里(包括我)曾经一度看不起跳民舞、现代舞的,而那个时候也是被人家看不起,当然有这样的情况也只是因为国内学院派的舞蹈中某些权威自以为是,那是中国国情,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那也仅限在部分地方而已。其实舞蹈之间是互通的,但是随着思想的进步,我们觉得应该尊重每一位舞者,无论他们跳的是什么舞种,说白了,大家都是同行嘛,故在外省的很多地方并不存在这种观念。《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这个节目倒是做得很好的,至少国外会对所有舞蹈一视同仁。 我带了四年的基本功,遇到过不少同类的问题,都是“怎么我老是找不到律动的感觉”“怎么我的pop不够大”“怎么我的rolling做不顺”。曾几何时我也以类似的问题去问一个前辈,他在耐心解答之后又告诉我,在很多时候练舞要需要分清主观和客观。比如,这种基本功的要领是什么,属于客观;而自己无法掌握到要领,便属于主观。主观的情况只能靠自己解决,除非是不得要领。难道你的胸肌不够大还要怪老师没教你喝木瓜奶?­
另外对于基本的训练还有一点想要说明,每个人对于舞蹈的动作理解不同,故对于foundation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时有新人会拿某某跟某某的教学理念来做对比,其实那没必要,只要要领对了,动作有所出入是很正常的。所以根本不必深究这些相对的差异,只能说注重的方面不一样,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学,集百家之长……那些废话就不多说了。 作为一个dancer,舞台经验也很重要(当然那些只是想练下基本功自己玩玩且不想上台的除外)。这里的经验包括各类大大小小的演出,圈内的交流会,大型的比赛等。而表演形式又有齐舞,solo,1 on 1 battle,2 on 2 battle等等,只有经历过各类演出,才能慢慢的能够镇住全场,即使是圈内的那些大师,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而每种演出形式应注重的方面也不相同,比如齐舞和solo,所选音乐就应该有相对的起伏,太平淡了会让人看了索然无味,除非你确信能够很好的去表现自己,要不也很少人会冒这个险。­